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5期
作者:贾秀梅
摘 要: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不仅体现着博物馆的收藏系列、馆藏特色和办馆水平,同时也体现出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如何采用更为先进的展陈理念,策划设计出高品质有思想的展览,使博物馆更加吸引观众,已成为当下文博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展陈;创新;借鉴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博物馆建设方面提出重要指示,为我国新时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在博物馆中,无论是一个展厅的展览,还是恢宏震撼的全景展览,最终以文物为核心的展览永远是博物馆中最具生命力的功能和活动。
1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艺术,需结合建筑空间、材料、照明、科技及美学等方面,将博物馆的风格和设计理念准确地传达给观众的同时,展现出每一件文物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博物馆是一个用文物“讲故事”的地方,好的展陈应该为观众讲一个好的故事,复原出鲜活的历史文化图景,能让观众一目了然、融入其中。实际上文物总是反映着它所属的时代,博物馆的叙事性暨讲故事的能力需要建立在巨大知识量的基础上,但绝不能指望观众在两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去阅读大量的文字。观众在参观时,基本上看到成百上千的大块文字就不想看了,所以除非我们知道观众对这个内容很有兴趣,否则大块的文字往往都是无效的信息。基于此,这就需要我们文博工作者把这些历史故事通过场景、视频、画面、声音、多媒体互动、模型、解说词等手段生动地展现出来,让观众接收丰富、立体的信息,这样才能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2 目前赤峰地区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赤峰地区文博事业发展得比较快,目前,经登记注册的各类博物馆就有20多家。虽然博物馆数量多,但多是二三级馆,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数量有限,能上等级的文物不多,而国宝级珍贵文物更是稀少罕见。此外,博物馆也存在着运营成本经费不足、展陈方式、展陈手段陈旧等一系列问题。
2.1 展陈方式传统、单一
赤峰地区的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展陈方式缺乏创新,文物展览缺乏先进展陈理念,呈现出“千馆一面”的现象,展览形式和展陈手段过于单一,展览主题缺乏新意。有些博物馆的展品虽相对较多,但展览的故事性不足,导致展览内容单薄,缺少吸引力,不能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以赤峰市博物馆为例,其基本陈列是2010年完成的,中间虽然进行了几次展览提升,但基本结构框架没有大的变动,只是局部的小范围变动,展览形式主要还是以文物、图片为主,辅以声、光、电等互动手段,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的并不多,且运用也并不充分,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基本陈列已缺乏新意。
2.2 思想观念过于保守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各类博物馆5354家,馆藏品总量达4000余万件,与省级以上大馆相比,中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还都是二三级的小馆,这些二三级的小馆中有一些馆办得非常具有特色,如中国丝绸博物馆、六朝博物馆等,这些馆文物并不特别多,但其展览形式却让人耳目一新。目前赤峰境内还没有发现这样独具地方特色的博物馆,我们很多的文博工作者在工作中还是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于按照习惯思维办事,满足于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推动工作,没有破局的胆量和创新的能力,相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文博事业,还没有跟上脚步,不能和新思路接轨。所以,要想办好博物馆,就要大胆突破思维固势,敢于创新,善于谋变,秉持着“不比规模比特色,抓住本质搞创新”,必须找出吸引人的亮点,通过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和特色,合理利用新技术,来点亮我们的博物馆。此外,还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文物的丰富内涵,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来带动地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
3 学习借鉴及今后努力方向
因工作原因,2017年12月和2018年3月笔者曾先后两次到山西、甘肃、上海、南京、湖北等地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对多家博物馆的走访学习,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做好博物馆展陈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
3.1 把控展陈设计风格
要做好展陈设计风格的把控,博物馆中每个展厅的设计风格都可以以具体的文物特点或具体历史时期特点为依据,如长沙博物馆每个展厅的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点,秦汉文化展厅是以代表性的漆器颜色作为整个展厅的主色系。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主要是以暗色调为主,根据展区内容的不同,墙体饰有青铜、瓷器、古城墙的纹路等。在佛教及墓葬展区内,整体设计了模仿石窟和墓室的形式,对展陈给予了环境的烘托。
3.2 大型文物实体的展陈设计
在展陈设计中,展厅中往往有大型文物的实体再现,像墓葬、壁画等如何在展厅中合理呈现,直接影响着展陈的效果。如墓葬可采取整体迁移、历史复原、多媒体立体呈现等方式来展示。湖南博物馆用一个大展厅通过多媒体来展示马王堆汉墓的场景,效果非常震撼,吸引大量的观众驻足观看。南京博物院将汉代帝王诸侯的“豎穴木构墓”,通过图片、模型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出来,让观众可以直观了解汉代这种特殊的墓葬形式。此外,可以根据展览的需求,来制作考古发掘、文物布展、文物修复等相关的实景纪录片,以满足观众对博物馆的好奇心。上海博物馆的《山西壁画展》,就是通过展示壁画考古发掘及修复的过程,让观众近距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3.3 合理利用博物馆空间
要做好博物馆展陈工作,就要合理利用博物馆的各个空间。山西晋国博物馆充分利用走廊的空间,对考古发掘的历程以图片的形式展出,既不占用独立展区,又可以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文物考古发掘过程及文物工作者为此付出的艰辛。南京博物院在展厅的角落设置文物标本室,把文物残品或不定级文物展示出来,供观众观赏。上海自然博物馆利用某区域的回廊,通过穿越回廊即可实现3D历史长河的再现,节省了专门的3D剧场空间,也避开了影院的呆板模式。
3.4 注重观众互动与教育功能
展陈工作要注重与观众互动及教育功能的实现,以此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南京博物院在数字馆设计了一个“因为爱情”互动环节,观众可通过微信扫描把情侣照片上传到博物馆官方网站和博物馆多媒体屏幕上,以此来调动观众的参观热情。长沙博物馆在“大汉王国”展厅设置了教育角“汉趣屋”,大约用40平方米空间,简要布置成汉代室内的一角。通过电子互动游戏“投壶”、射覆与“穿电衣镜”,观众便可以体验汉代贵族的游戏与穿着;通过汉代识字课本《急就篇》,观众可以了解汉代人的学习情况和当时的百科。也可根据展陈主题设置祝福墙、留言区,并设置印章互动小环节,把自己馆里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做成小印章,供观众盖章留念。
3.5 让文物为公众讲好考古故事
让公众走进考古、认知考古,让文物说话,用文物讲述考古故事,是文物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博物馆可以设置考古发掘体验区,观众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发掘坑内用考古工具,亲自动手模拟发掘,体验考古的乐趣。还可以通过考古知识版面,了解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的意义、如何进行考古调查、发掘等工作,让文物在大家心里真正“活”起来。此外,在展陈中可以在特定区域摆放一些文物模型等,如长沙博物馆在展厅中摆放石器,浙江省博物馆在展厅中摆放古琴,让观众可以用手触摸到文物,可以真正实现“可以触摸到历史”,做到让观众零距离感知历史。
4 结语
一座博物馆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且办的独具特色,就需要在展陈方式上下大工夫,充分考量自身的馆藏特点、办展水平、人员素养和经济情况等,对展陈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创新,使博物馆的展览更有特点、更有独特魅力,成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吴云一,项秉仁.“容”与“器”—浅探展陈设计的演进与博物馆建筑空间建构的时代特征[J].城市建筑,2011(12):93-95.
[2]朱海.历史遗址类博物馆展陈方式探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182-184.
[3]张涛.初探博物馆展陈的交互方式[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