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博物馆,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最高,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其中九大镇院之宝最引人瞩目。克里克参与到了河南博物院的提升改造,为这些国宝级文物保驾护航。
镇院之宝之一
春秋·莲鹤方壶
出土时间:1923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新郑城关李家楼村
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方壶是一对,一个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个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
镇院之宝之二
商·杜岭方鼎
出土时间:1974年
出土地点:河南郑州商城遗址
杜岭方鼎,是商代中期的青铜器,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也是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共两件,大的在国家博物馆,小的在河南博物院。
镇院之宝之三
商·妇好鸮尊
出土时间:1976年
出土地点:安阳殷墟妇好墓
形体呈猫头鹰状,后颈有口,上有盖,内壁铸“妇好”二字铭文;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的妻子,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背有兽首弓形鋬。器身满布缛丽的纹饰,造型典雅凝重,为商器之精品。
镇院之宝之四
春秋·云纹铜禁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淅川下寺2号楚墓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上端装饰有12个龙形兽,下端为12个虎形兽,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最早的铜器。
镇院之宝之五
新石器时代·贾湖骨笛
出土时间:1987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
出土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前期(距今9000年前),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七孔。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
镇院之宝之六
西汉·四神云气图
出土时间:1987年
出土地点: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
壁画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后经考古专家通过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原样切割移至河南博物院。《四神云气图》位于墓室顶部,中部一条7米长巨龙飞腾,东朱雀,西白虎,四周由怪兽、灵芝及云气纹图案装饰。壁画总面积达30平方米,比敦煌壁画还要早600多年,历史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
镇院之宝之七
西周·玉柄铁剑
出土时间:1990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虢季墓)
剑身插在精心制作的牛皮鞘内,剑柄是由和田青玉制成,仿佛一株破土而出的竹子,竹节分明,玉质细腻。由于埋藏久远,剑身已断为两截,鞘身也因锈蚀与剑身粘在一起,无法剥离。经专家研究发现,这柄剑竟然是一块炼渗碳钢。玉柄铁剑制作精美,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于一体,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它的出土,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镇院之宝之八
唐·武曌金简
出土时间:1982年
出土地点:中岳嵩山峻极峰
黄金纯度在96%以上,呈长方形,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是武则天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遣太监胡超向诸神投简以求除罪消灾。
镇院之宝之九
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出土时间:1987年
出土地点: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
它是1987年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天蓝釉的形成,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窑位与火候恰臻妙处,因此成品率极低,传世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