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浅谈对博物馆特展设计的体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8-24 10:43    阅读量:1944

—以首博的特展设计为例  钟梅

       随着当代博物馆的社会开放、公众服务职能的加强,展示作为博物馆的重要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综合博物馆除了重视代表本馆、本地区的常设展览外,定期更换的特展因为跳出常规展览长期不变的模式,形成一道亮色,为博物馆注人了许多新鲜的活力,吸引着公众定期来参观博物馆。特展因其内容鲜活多样、展示时间的短期性等特点,在展示设计的考虑上也有其不同于常设展览设计的特点。首博新馆自开馆以来,承办了几十个不同规模的临展,其中不乏来自各地区、各国博物馆的有影响的特展,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首博特展设计的工作经历,以内容结合形式设计为出发,来浅显地探讨对特展形式设计的把握一、内容组织的主题性趋势综合性博物馆在常设展览的内容设计中更注重能经得起时间与科学的推敲,内容设计往往平铺直叙,犹如历史长卷,娓娓道来,以有历史及科学定论为依据来组织展览,并注重突出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而特展虽也注重突出精品文物,但策展大多立意于某个知识点、某个主题,选取与组织文物都是为展览的中心主题立意服务。相对传统的文物陈列,特展在内容设计上更趋向于主题型展示,让观众在主题的设定下欣赏文物、引发思考。因此,特展也因其短期的特点往往在命题上更加具有冲击力,在内容组织上会更灵活、更富有趣味,以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在首博以往举办的特展中,典型如《美洲豹崇拜——墨西哥古文明展》,以古印第安人对美洲豹的崇拜为切入点从方方面面、不同时期、不同族群来诠释墨西哥古文明的一大特色。而类似有《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不但突出印度不同时期、不同宗教的雕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同时阐述了古印度宗教文明的发展篇章;《卢浮宫珍藏——古典希腊艺术展》更是以鲜明的主题内容来组织精美的雕塑作品,让观众分别从古希腊人的生活、宗教与哲学等几方面,深人了解古希腊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而在近期迎奥运举办的《古希腊竞技展》、《紫禁城内外的竞技展》《长江文明展》等特展,都是以主题逻辑来组织内容的,展览无论从命题还是内容选材上都很新

 

二、多样化的展示物设计共同丰富展示内容虽然博物馆的优势在于以文物展示,而在多数特展设计中,因为命题的需要,在展示品的设置上,单一以文物展示,揭示主题是比较少见的。

       展览往往会结合了多样化的展示物来充分阐释主题,让观众易于理解,并带给观众更新颖的展示体验。这个特点在首博引进的外展中尤其突出,如在《高迪的建筑世界》特展中,制作精良、视觉震撼的影像资料、生动直观的模型装置与高迪的设计作品实物共同诠释了高迪的艺术设计源泉与创作原理;而极端的如《意大利文化遗产展》中,没有一件实物,全虚拟的空间情景却也带给观众全新的展览体验;又《马普切——智利的起源》展中,马普切民族生活方方面面的实物结合生活情景的影像与声效的展示手法,生动、真实地勾画出马普切民族的特质。在《长江文明展》的设计中,根据大纲逻辑要求,在文物种类与数量单薄的内容部分,也尝试着增加影像、模型、装置等的设计,与文物结合,大大丰富了展示的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多样化的展示物,丰富了观众在展示空间内的视觉与心理感受,但同时使展示空间的设计更趋于复杂,如何根据内容与展示主要对象来取舍展示方式,集合展品,控制展厅空间的主题氛围,创造体验丰富而不纷乱的展厅环境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难题。当把各种展示元素都考虑充分,在展厅空间中合理并有创意的安排时,才能使展示变得既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又创造出与展示主题贴切的空间环境

 

三、注重空间设计替代简单陈列设计

       特展因其鲜明的主题立意与内容逻辑特点,空间设计成为展示形式设计的重要环节,空间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以展示内容逻辑规划与组织空间、空间情境与空间氛围传达展览的内容铺陈、以整体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体现展览的主旨与精神(一)空间设计中的参观动线设计依据展示内容段落安排,规划各展示区间并合理组织参观流线是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空间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根据展览的内容比重合理分割与组织空间,同时因博物馆特展的短期效应,考虑观众的参观动线及瞬间人流集合空间的安排尤为重要。参观动线即是从展示的人口到出口之间的行进路线。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是通过观众在行进中来感知的,展示的各个情节铺陈、展品的呈现是固定的,需要观众去走近才能了解。设计者对观众行走路线及行动节奏要有把控,把时间的概念引入到三维空间中,使展示空间成为四维空间的设计。动线的安排既要引导观众能按设定的展示内容铺陈、顺序参观,尽可能的充分理解展示的主题意图,又要考虑观众的心理与生理的承受力,巧妙地分解过长的故事线二)空间序列的组织与规划展示内容主要是在空间内铺开的,空间的设计表达了展示的策略与主题概念,空间的组织是由主题的大纲脉络与建筑空间形态相结合而决定的,空间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展示的动线,展示主题往往根据一定的主线展开,在展示主体空间中,空间序列的组织是情节发展变化的主要依据,主题内容一般很难以一个空间中完全展现,它们通常依靠多个空间序列的组合互相在机能上、接近性或线索上有所联属。空间序列的组织关系,影响着人在空间中的感受过程。设计者在展示空间里,根据展览的内容构架,结合建筑空间,灵活的组合各展览功能空间与单元内容空间,空间组织的多样性,也创造出不一样的空间效果,带给观众多样的参观体验

 

(三)空间情境与氛围的塑造特展因展示主题性与情节性的需要,对空间“情境”的塑造会更加突出。如《美洲豹崇拜——墨西哥古文明展》设计中,整个空间氛围凸显了印第安民族文化的神秘感。而《卢浮宫珍藏——古典希腊艺术展》设计中,塑造希腊的场所感,体现希腊文明的辉煌

       空间的“情境”是由空间形态塑造结合色彩、材质、照明甚至还有背景的声音、气息等多种媒介因素的相互作用渲染出的。特展设计中,因为侧重于展示的体验与场域感,为营造出更贴近主题的展厅环境氛围,使空间环境与主题内容相呼应,同时也可突出主题的寓意,色彩规划与设计参与空间分区、形成空间序列、烘托主题氛围、暗喻主题内容,对空间环境的塑造起了更突出的作用。如在《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设计中,因印度是个色彩瑰丽的民族,因此在展厅设计中,选取了几种典型的色彩意向,用在不同单元空间中,提示着空间内容的变化,同时极好的渲染了空间氛围。而在空间设计中材质的应用也不单作为展品衬景,它有可能成为潼染展示环境氛围、成为表达展示主题精神内涵的一部分,暗喻展示内容、回应展示空间主题氛围,如《长江文明展》设计中水中漂浮木夹板的设计传达着江边舟船停靠的意境。《卢浮宫珍藏——古典希腊艺术展》中砂岩的应用,塑造了展览场所的场域感。而光的应用不仅仅凸显出藏品的精美同时它也寓意及渲染空间氛围、引导空间动线、限定空间,光的追踪创造出空间视觉焦点。

       色彩、材质、光及其他多种要素综合作用于主题空间环境中,塑造出各种空间意境,带给空间更生动的表情。各种要素交织在一起共同烘托出展厅的整体空间环境氛围,使观众完全沉浸在其中,得到全身心的参观体验。

 (四)展示空间的场所精神的创建

       因特展主题的鲜明,在其展示空间环境设计中,很注重体现展示主题的思想与精神理念。展的空间形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不仅需要满足观者的视觉要求,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给人们的心理建造一个空间。在展览这一特定的活动中,观者时时处于运动之中,视线停落与驻足即在观众行动的过程中。观众感情的升华与跌落,都会伴随着时间而推移。因此,空间的变换应能创造出更多的能留住人们脚步的地方,使人们在参观中感情的发展能延续较长的时间。如在《长江文明展》的设计中,抛弃了所有的不必要的装饰设计,结合特定的建筑空间与展览内容提炼出的场所感:空间的深远、群舟靠岸的恢弘、流水的静谧,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造展示空间的主题场所精神,是摆在设计师面前,高于技术层面的难题,需要设计师努力理解展示内容的精神内涵,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层面,扩展展览之外的相关历史与文化知识,与当代的技术手段结合,才能最终让所有的空间设计、形式设计都有内容精神意义的承载,才不会流于浮华而去触动观者心灵


四、展示设计的经济性考虑特展因其短期性,投资一般都不会太大,不可能跟常设展览的投入相比,因此如何经济、合理地安排制作经费也应慎重考虑。

       在制作中摒弃无谓的装饰、用相对合理的材料达到好的设计效果。在特展设计中,注重结合展厅空间的固定设施的最大限度利用,如灯光照明系统、活动展板等,同时注重工艺与装配技术,减少耗材,使基础材料与新增展览构件能循环利用,减少不必要的一次性浪费,尽量节约的设计是设计师应有的职业意识,也是博物馆作为公益设施应有的社会表率

       特展的举办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博物馆的学术开放性与活力,特展展现出的风貌也会带给公众对博物馆更深层的认知,因此它应该是博物馆工作重要的一项内容。笔者通过从首博特展展示设计项目实践中的总结,浅显地探讨了对当代特展设计的理解和把握,以期首博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展示场所,能逐渐与国际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展示设计接轨,举办更多、更好的展览来吸引观众

参考文献

① DR.JohnH.Falk&.DR.LytmD.Dierkiig著,

林洁盈等译:《博物馆经验》,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年版②苏海东:《博物馆的沉思苏海东论文选(卷二)》,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③罗越等:《展示观念与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④林福厚:《展示与设计》,学苑出版社1996年版⑤吕理政:《博物馆展示的传统与展望》,台北南天书局出版社2000年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