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江苏省美术馆,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美术馆的宣传展示设计的变化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的展览设计将来会更加丰富多彩,设计内容越来越多,制作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单一的作品陈列,发展为利用声光电等技术对展示空间的全面设计和展示。并且,技术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观众的观感,强调以人为本,以及环保理念的普及。
【关键词】美术馆展示设计视觉艺术
1美术馆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1) 美术馆是集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机构。1936年8月建成的国立美术陈列馆,为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别的美术馆,是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开端。于1960年9月正式定名为江苏省美术馆,是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
(2)中国的美术馆之前经常会被简单地看作为艺术品提供展览场地的作用,没有被当作美术博物馆来看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兴起公立美术馆建立潮。美术馆的硬件上从无到有,学术发展要求从单一的展览陈列功能,逐渐向国际化的美术馆形态靠近。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美术馆的典藏、保存、展示、研究、教育、推广、社会服务等功能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随着这些功能的增加和完善,对美术馆设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内容更加丰富,设计制作材料种类更加多变。
2美术馆展示设计的演变和发展美术馆的展示设计是展览和陈列的视觉艺术,不包含商业上的商品陈列、销售空间等。
(1)形式上的变化是最明显的。
最初是美术作品陈列的场所。提供一个场地,几面墙,展览的内容单一,多为中国传统书画;形式单调,作品挂在墙上,标签没有任何设计元素;宣传简单,就是户外手绘海报。以江苏省美术馆老馆为例,从旧照片可以看出,当时的展览的作品展示,就是挂画框,还有些是放在展台上。照片上还可以看出来当时展览的标签。还有进出门的指示牌,展览的导向,展出的作品还是很丰富的。采光基本是利用的自然光。可以看到展厅内的作品高度,现在就不会这样挂,要考虑到人的一个舒适的视觉高度。新中国成立后,美学艺术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当时多为传统中国书画等方面的展览,展览的形式也很简单,没有专门的展览设计方案,策划等,主要是将书画作品装裱好后陈列在展厅内,悬挂在展墙上。可以从画面上面看出来展厅的采光有自然光也有人造光源。展柜内作品的陈列比较的紧密,标签是放在专门的小展台上面的。当时对作品展示的要求并不高。当时已经有一米线了,不过没有现在的看起来精致美观。不过这几个展览都没有看到有作品标签。从这些照片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展厅布展的基本状况,最明显的是光源,多数采用的是自然光源,或者是少部分利用日光灯作为辅助照明,并没有现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里面常用的射灯。发展到现在,展览种类丰富,书画、设计、装置、行为艺术等等,利用声、光、电、虚拟技术、网络等科技手段,给观众全方位、立体的、三维的、多感官的感受,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对外的交流多了,眼界开阔,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对艺术欣赏的范围、种类等也得到促进、扩大。包括传统书画、油画、版画、等设计、行为艺术、互动交流等越来越多的呈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展览也不局限于挂画,也开始有宣传。例如:简单的开幕式,有司仪,但是不专业。展厅内依旧是多光源的采光,作品陈列布置上依旧是有点紧密。展览的开幕式,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展览的开幕式有了一定的宣传,有宣传的横幅,有司仪,剪裁,观众也很多。并且展厅的门口又了展览的预告牌。开幕式有了专门的摄影、摄像,并且会进行简单的布置,放置话筒、地毯、花篮等。说明展览开幕式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并且开始更加丰富。
(2)展览设计更加全面、对设计水平有着更高要求。从简单的手绘海报到现代的电脑设计,喷绘、写真、刻字等多种材质的运用,种类也增加。不单单是平面上和静态的展示,发展为整体空间上的设计要求,展览与展示设计的统一。
并且在更高层次上,还要求有展示空间的设计。例如,展示空间视觉氛围的渲染,展览流线的设计,利用作品主题的区别,陈列位置、角度、灯光等全方位的设计对观众进行引导。观众进入美术馆往往并不是一下子就走向某一个作品仔细欣赏,而是首先通过视觉感知感受整个展览的氛围。
设计的目的———吸引注意力展示环境的设计品质,决定了展览整体的视觉效果。好的展示设计,会使观众在特定的展陈氛围中,视觉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刺激或者说是冲击等感受。
(3)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行为的影响,人们对于精神上美的追求也相应的提高。
美术馆的展览设计也随之发展,由平面的、静态的、单向的,发展为立体的、动态的、可互动的。展览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包装是一门深奥的美学设计学科,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国际流行趋势。美术馆的设计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是展览的海报,还包括导览的设计,展品展示的设计。现在的展品不单单是挂在墙上就可以了。从进门开始就可以感受到设计,引导牌,海报栏,展览预告等。传统的灯光、展墙等,一成不变的展示,即不能满足现今美术馆观众的需求,也不能充分展示作品的特点,以及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新颖、活泼、互动的展示设计,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现在的展览不满足于简单的陈列,让更多的艺术形式出现在美术馆中,丰富多样的展览设计在吸引观众。
展示设计包含广泛的视觉形象设计领域,同时还包括使用更现代的艺术手段和最新的科技形式来突出表达展示的主体,以便使信息的传播更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性。例如:色色相生,这个展览。展示环境的变化:展览的设计是全方面的,不单单是海报,包括作品展示的环境,有作品本身的装裱,解说文字的设计,灯光的设计,是整体的感官上的设计。不单单是视觉上面的,包含有听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展览对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学术类的可以要求整体的设计基调要庄重、严肃,儿童作品展就要求是活泼、有趣,主题性的要重点突出主题,而文献类的展览应为资料的繁杂、内容的丰富也会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展”,因为单件作品体量很大和尺寸不同,陈列布展计划书就会很复杂,要做很多的预先的设计方案,并且每件展品的摆放位置在展品运到南京之前就全部安排好。在布展设计方案中,利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展品种类。并且,方案是等比的大小进行设计的,方便后面展品的精确到位,节约时间和方便安装。
而“江山如此多娇·馆藏的新金陵画派精品展”,由于展厅空间有限,展示原件条件有限,又要配合展览的主题,利用了手稿复制品、旧照片、年谱、日记等资料进行二次设计,重新排版,打造一个良好的展厅氛围。统一了展板的尺寸和制作工艺,以及使用统一的设计元素,这样即可以展示出丰富的内容,也使得展出的资料有序,而调理清晰。这次的馆藏展,与以往相比多了很多的文献资料,在展览设计的前期就有了很多的预想和布展方案。展览的观众流线的设计,希望观众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向进行参观,并且为了让观众更好的了解这个展览的背景,又在展厅内布置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让观众好的来参观。
3设计以人为本
(1)随着时代的进步,对美术馆的功能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分类。对美术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审美引导等功能进一步的重视。一方面强调以观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主张艺术家、作品、观众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艺术家也更加突出自己的个性、艺术品的特性,呈现多样丰富的作品。
(2)科技的发展,也要求设计也要关注生活,这种关注不是简单的表现生活,同时在设计中注重人性化,环保节约的理念,在材料的运用中注意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防止过度设计的发生。
(3)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加大投入,推动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发展。
4结语
现在的美术馆展示设计不是简单的设计一个海报,而是一个展陈空间,是可以和观众互相交流的场所。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创新的理念为基础,做出更加突出艺术品本质、更吸引观众的展示效果,中国的美术馆不是曲高和寡,它是为公共审美的提高,全民素质的培养为主要任务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的展览设计将来会更加丰富多彩。当然,一个展览的成功,并不是包装的越复杂、越厚重就越好。铺天盖地的宣传海报、过分的张扬自我宣传,过滥的商业性质的恭贺,都是有牵强附会的推广效果,反而暴露了背后的肤浅。重视展览的宣传设计和整体包装是时代的进步和理念的转变,但是展览的内容丰富多彩并且和展览的形式相统一才是好的、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美)大卫·卡里尔,丁宁译.博物馆怀疑论:公共美术馆中的艺术展览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2]张子康,罗怡.美术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齐玫.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陈媛媛(1980),南京艺术学院,硕士,江苏省美术馆,设计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