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根本宗旨是通过文物展览方式与观众交流文物的历史内涵,使观众在博物馆提供的文化服务中了解历史,接受教育。这是由文物的性质、市场经济与观众需求、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一、文物的性质
文物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活动产生的物质遗存。所以,文物具有双重性质:一是物质性;二是历史性。文物的历史性是文物的本质属性,是文物区别于其它任何物质的特性,也是文物真正的价值所在。
二、市场经济与观众需求
博物馆虽然是一种公益性、非盈利性的机构,但在我国市场经济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今天,博物馆与市场经济也有了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其实质就是向社会提供一种服务性质的文化产品。它有着藏品研究、陈列设计与布置展览等工艺流程和广告宣传等营销手段,中间也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成本。这种产品的消费者,就是社会公众,人们参观文物展览,即博物馆的产品实现销售的过程。公众参观文物陈列的主要需求,不是欣赏文物外表的物理形状,而是希望通过文物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获取文物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通过产品的优胜劣汰来达到优化配置,文化产品如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产品将会被市场淘汰。同样,博物馆文物陈列能否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也是博物馆文物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性组织,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而我国历史类博物馆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通过文物展览,使观众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线索,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从而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倘若博物馆的文物陈列缺乏必要的知识信息量,观众从中获取的知识便受到局限,其社会功能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博物馆文物陈列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对文物历史信息的提示和诠释方面。
内容摘自:徐智慧(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文物管理所),《浅谈博物馆文物陈列》,发表在《群文天地》2009年第10期,转载出于分享目的,如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