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介绍特展的定义、功能及意义,阐述科技博物馆特展的基本概况;通过浙江省科技馆特展实践,安大略科学中心“奇异的材料”、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来自中国的恐龙”、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賽德克巴莱—史与影的交会”等主题特展的案例及分析,得出成功的特展应具有精心的策划设计、到位的宣传推广,以及与观众进行互动而追求全新的体验等元素,精品特展已成为观众的保证。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特展;案例与分析;启示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861(2016)12-0196-02
引言
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与基本目的,而展示则是博物馆教育的核心与关键,高质量的特展更是成为维护博物馆正常运转的生命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时代的不断变迁,公众对博物馆展示的需求持续增加并不断提高,科技博物馆也越来越注重展览的更新。具体表现在常设展览更新改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举办高质量多样化的特展更是成为常态,常设展览与特展的互相配合已经成为科技博物馆普遍采用的展示策略。
1科技博物馆的特展概况
1.1特展的定义
特展在英语中通常称为SpecialExhibition或FeatureExhibition;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又被称为“临展”、“企划展”、“主题展”、“特别展”,这些名称都是从不同侧面勾画出了特展的某些特征。
1.2特展的功能
在科技馆、博物馆系统,根据更换频率与性质功能,展览一般分为常设展和特展。周期通常为3个月到1年,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大多为“主题特展”。例如,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为“庆生”,故宫博物院在一整年内陆续举办一系列精彩展览。
1.3特展的意义
2002年6月在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建设交流中,德意志博物馆馆长弗赫迈博士指出临时展区的特展展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旧金山探索馆展览部理查德部长也认为“临时展区很重要,能吸引固定观众”。临时展区能策划各种各样的“主题特展”,以吸引大量的观众而集聚人气,并能不断地吸引新闻报道而成为社会热点。
2科技博物馆特展案例与分析
2.1浙江省科技馆的特展实践
浙江省科技馆老馆因场地狭窄,特别注重举办特展。其中有世界著名的美国旧金山探索馆经典物理展;有台湾别具一格的“鲸的故事”、“消失中的大猫”等自然科学展;有代表当代科技水平的神舟号飞船(实体)、国际警用通讯等高新技术展;有颇具学术性的“人体与健康”等科普展;有制作精美的航天航空模型展;有体现民间能工巧匠智慧的机器人等展览。其中最引人引人瞩目的是旧金山探索馆巡回展,历时两月有余,观众超过14万人次,各级新闻媒体对展览进行多次报道和专题介绍,成为当时浙江省“吸引人数最多、自发参观人数最多、再次参观人数最多、新闻追踪报道最多的科普展览”。
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建成后,除了努力搞好常设展览外,还保持重视特展的传统,例如2011年从法国引进的“深海奇珍中国之旅”,展览利用最新的深海科技,汇集了迄今最多的令人惊异的深海生物标本,还提供了关于海洋以及人类与海洋如何相互影响的科普知识。积20年的特展实践,浙江省科技馆得出的结论是精品特展是观众的保证。
2.2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奇异的材料”特展
安大略科学中心(OntarioScienceCentre)在全球科技馆行业中颇具代表性,以互动展项的研发而闻名于世。其推出的“奇异的材料”特展在加拿大、美国及墨西哥等25个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10年,广受好评。2014年7月至11月,该特展在上海科技馆展出,历时94天,观众达81.3万多人次。
[2]展览以材料科学为主题,主要介绍日常用品所使用的高科技材料及其特性。内容贴近生活,形式生动活泼,以互动展品为主,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特点。该特展秉承了安大略科学中心一贯的高品质和多互动特色,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光学、电子科学等多种学科,均为参与式展项,配以图片、实物,从展示、操作到原理,将整个材料展的层次展现在观众面前。再加上每天4场的科学表演,展示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进一步激发了观众对材料的探索热情。
2.3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来自中国的恐龙”特展
2003年,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举办“来自中国的恐龙”特展。从中国引进具有一亿五千万年历史的恐龙化石,这些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恐龙标本中,有食肉龙、食草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26米的Mamenchisaurus。新西兰也有少量的恐龙,借此机会也参加展览。恐龙展面积为1200m²,展期为4个月。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对恐龙展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投资60万新元,投入12名专职人员,筹备工作历时二年。事实证明,博物馆举办的恐龙展取得圆满成功:展览于12月6日开幕,反应热烈,引起轰动,开展4日观众已达2.5万。展厅内几乎是人满为患。
2.4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賽德克巴莱—史与影的交会”特展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特展数量众多,且力求精品,如2011年的《賽德克巴莱—史与影的交会》特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览透過文化、事件、人物和当代等四大展区,从賽德克族的始祖神话开始,介绍賽德克族文面、猎首、织布、鸟占等文化表徵,及其背后深刻的Gaya祖灵信仰意义。紧密结合社会热点是特展的一大特征,随着描写台湾原住民抗日悲壮历史的电影《赛德克巴莱》热播,自博馆就及时推出特展,结合馆藏文物、历史影像和电影场景绘图原作,重现“雾社事件”历史面貌与賽德克族文化。特邀雾社事件抗日遗族族人代表与电影摄影为展览揭幕;聘请导演、编剧在特展前参加群英会与座谈会,以助声势,推进特展。
3启示与思考
从以上科技博物馆的一些特展的案例与分析,成功的特展所具备的元素大致有:展览精心的策划设计、到位的宣传推广,以及以与观众进行互动而追求全新的体验。
3.1精心策划设计
发达国家对策划特展的重视程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的恐龙展,耗资60万新元,12名专职人员,历时二年的筹备工作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概念设计——确定展览主题和展览方式,要展示化石如何在中国被发现以及形成的原因;商业策划——测算展览经费,寻找赞助商与公共基金会,以故事为线索,借助多媒体来展示,论证可行性;展览方案——平面布局、空间造型、视觉效果、灯光色彩、服务安全,应用多种展示方式,考虑各种展览元素的整合;组织实施——出平面图、效果图、标记设计,注重展示质量,以求达到最佳展教目的。如此大投入,何患不出精品?与其相比,国内特展在投入的财力、人力、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展要出精品,且勿粗制滥造,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2展览宣传推广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很重视对展览的宣传,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各种媒介广泛宣传。例如为推出恐龙展,12月5日出版的《首都华文报》登载大幅广告,有“史无前例,机会难得,大饱眼福!”的大字,有“巨型中国恐龙惊现”的介绍文字。又如“奇异的材料”特展开展之前,上海科技馆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向社会发布新闻,让公众及时了解展览的相关信息;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与观众进行互动。为了方便外地观众,展期特地安排在暑期档。
3.3追求全新体验
不论是常设展览,还是特展,宗旨都是为观众服务,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以及观后的感受都是对展览最重要的评价依据。如“奇异的材料”特展,以世界名馆的高品质和互动特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及其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在上海科技馆展览期间,平均日参观量达到8000余人次,高峰日参观量超过20000人次,刷新以往的记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http://news.163.com/15/0922/14/B44G699I00014Q4P.html
[2]陆沉,殷捷,王婉婧,季民卿,金铁.国外引进特展的展示与效果分析-以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奇异的材料”特展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39-48
[3]方家增.如何长期保持科技博物馆的高观众量—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观后的思考.[C]//2011(广西·南宁)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767-771.[4]方家增.大胆创新全盘皆活—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观后的思考[J].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通讯,2004,1:37-40.
作者简介:杨英,浙江省科技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浙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