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破碎探测器
玻璃破碎探测器主要是通过被动接受玻璃破碎以后引发的特定频段音频信号,内部主要选择压电式接收器,因为只能够针对高频玻璃破碎声实施监测,因为其能够有效屏蔽玻璃、展柜振动引发的声波。玻璃破碎模式的探测器在博物馆展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作为一种被动探测模式,其只会感应玻璃破碎的声音,因此其基本上能够良好的应用于各种玻璃展柜。优点主要在于安装体积小、误报率低、工作稳定、方便隐藏以及对藏品影响小等。然而因为其仅仅能够针对特定玻璃进行监测, 而当前广泛使用防爆玻璃展柜,导致其探测效果遭受干扰,并且因为其属于被动探测,当展柜设计完成以后往往无法针对其性能实施检查,维护方面不够方便
无线震动探测器
无线震动探测器主要依照震动信息实施探测,通过多年的发展,无线震动探测器利用内置电池就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工作状态,往往能够达到数年。具体工作模式主要是利用服务器—客户端,然后外接无线主机,轮询某个区域展柜内部无线振动探测器,轮询的时间通常都在1 s内。倘若某个区域出现展柜报警的情况,对应的报警主机会利用无线网络传输相应的信息,并生成对应的记录日志。无线震动探测器的主要优势在于展柜布置的模式,其能够有效摆脱优先报警方面的布线制约,并且探测器的体积非常小,通常为30 mm× 20 mm×6mm左右,对于展柜的影响可以完全忽略,并且能够利用无线网络时刻了解相应的剩余电量与工作情况。主要缺点在于需要额外设置报警主机,无法与广泛使用的有线报警系统进行融合。
多维驻波和超声波探测器
多维驻波探测器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原理,利用发送端制造超声波,相应的超声波充斥着整个密闭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形成一个与磁场较为相似的波场。处在这个空间稳定的状况下,通过处理器分析并记录接收端获取的超声波信号。上述环境被破坏以后,必定会使原本稳定的波场被破坏,接收端自然能够感受到相应信号变化,处理器能够利用该变化信号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超声波探测器依照多普勒原理,主要是通过探测器朝着展柜密闭空间发送固定频率超声波,倘若在空间内发生移动物体,返回的超声波则会基于多普勒效应产生微小的频移,利用上 述频移情况就能够判断是否有物体进入或者离开该区域,并实施报警。上述两种探测模式较为相似,特别是在探测的形式与设备方面,其均属于主动探测模式,因此优缺点也较为相似。主要优势在于灵敏度极高,极为适用小型密闭玻璃展柜,并且因为体积较小,隐藏也较为容易。主要缺点在于其对空气流动的敏感度非常高,倘若展柜本身的密闭性不够理想,则非常容易引发误报警的情况,并且因为上述探测模式为主动探测,相应的设备需要时刻发射信号,设备容易老化,引发故障。
红外幕帘探测器
红外幕帘探测器主要是监测人体热释红外辐射变化来进行探测,当人进入到展柜以后,身体辐射红外信号利用探测器的菲涅尔透镜,然后会跟随人体移动生成时刻变化的红外脉冲,然后红外接收器进行监测,通过判断以后再生成对应的报警资料红外幕帘探测器在大型展柜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小型展柜并不适用。由于小型展柜本身的空间较为有限,红外幕帘探测器非常容易穿过展柜,对外面的人群移动进行报警,存在极为严重的误报情况。对于大型展柜来说,因为展柜自身的体积限制,往往需要选择加厚的防爆玻璃,才可以保障展柜的强度满足影响的要求,因此能够忽略利用暴力手段破坏玻璃的一些进入手段,只需要将红外幕帘探测器设置在展柜入口位置,并且正是因为红外幕帘探测器的这种安装方法,其对展柜内藏品的陈列效果影响非常小。当前,红外幕帘探测器的类型非常多,全球许多公司都在生产类似的产品通常红外幕帘探测器与空间红外幕帘通用,采用有线连接方式,报警返回量为开关量。
综上所述,针对博物馆展柜进行安全防范设计的时候,需要综合参考展柜的具体用途,同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包含人员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然后选择对应的防盗探测器。与此同时,博物馆展柜安防工作本身是漫长、系统、复杂的工程,并且其是随着相关技术发展呈现为动态发展的进程。这就需要我们针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积极针对当前新兴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博物馆展柜防盗探测器的具体原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博物馆展柜防盗探测器,全面提升博物馆展柜的安防水平。
参考文献
博物馆展柜防盗探测原理及类型分析 王振 中国国家博物馆
[1] 左莹郁,齐飞.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的防盗报警系统
[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12(2):185-188.
[2] 李政育.浅议安防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实际应用 [J].创新科技,2014(17):35-36.
[3] 侯爱芹.技术防范在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 [J].福建文博,2014(3):91-93.
[4] 胡江涛.谈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5):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