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
2025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所属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
为切实做好2025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身处快速变革的时代,博物馆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推动博物馆改革发展,更好守护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瑰宝。博物馆作为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殿堂和公共文化服务专业机构,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聚焦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立体、真实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应全面促进优质资源直达基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需求日渐高涨。要密切馆际和区域交流协作,推动资源整合、促进要素流通、加强业务帮扶、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优质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文化供给和服务,更好展示文物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审美追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应重视和发动青年群体力量。青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头活水。博物馆通过精品展览和活动,阐释历史文化、呈现社会变迁、凝聚集体认同,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与欢迎。同时,突破单向教育模式,将博物馆空间转化为青年表达文化主张、探索社会议题的试验室,为文化传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和活力。应加速现代科技融合与智慧博物馆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技术迭代与场景驱动共生演进,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及其应用层出不穷,引领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深度变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博物馆传统的供需模式和运行方式,推动博物馆与科技的有机融合,强化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能够更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二、重点方向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理解、把握、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挖掘阐发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学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的阵地作用。
(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博物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反映博物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行动、重要国际倡议等,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营造有利发展的内外环境,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
(三)聚焦快速变化社会中博物馆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宣传展示博物馆面对社会变革时,在深化改革发展、丰富服务供给、加强智慧化建设,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等方面的丰硕成果,营造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的良好氛围。
(四)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安博物院并作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指示10周年。各地应通过深化馆校合作,打造教育示范项目,进一步丰富博物馆教育活动内容、创新教育服务形式,充分发挥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涵养道德、凝聚共识的重要社会教育功能。
(五)反映博物馆与青年人的“双向奔赴”和相互成就、博物馆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集中展示推介一批青年人在博物馆藏品管理、科学研究、展陈策划、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文创开发等各方面的先进典型,以及博物馆科技创新和智慧化建设示范项目。
三、活动形式
(一)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和馆际资源整合,鼓励通过联展换展、巡回展览等方式,策划推出相关精品展览,组织配套公众讲座、研学课程、亲子活动、文化演出、学术研讨、文创营销等活动,提升宣传综合效益。
(二)实施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乡村、进企业及流动博物馆等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提高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博物馆优质文化服务为更多人民群众共享。
(三)加强科技支撑,依托互联网与各类新技术手段,破除时空限制,打造“指尖”和“云端”上的博物馆,让公众足不出户也可以观展看展。
(四)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新媒体以及机场、地铁、商圈等户外平台,打造宣传矩阵,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影响力传播力。
四、相关要求
(一)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及博物馆应加强统筹、精心组织,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暑期、“五一”等重要节点,探索“博物馆季”“博物馆月”等活动,并通过提前启动等方式,加强与中国主会场活动的协同联动,进一步扩大国际博物馆日的社会影响力。本着俭朴、隆重的原则,可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适度悬挂、张贴展示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和宣传口号的旗帜、海报和标语等,发放博物馆宣传册,营造节日氛围。
(二)认真做好活动期间的免费开放服务,加强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文物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暂未完全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活动期间应实施减、免费或其他形式的优惠开放政策。各地博物馆应进一步优化残疾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多样化的服务保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制定2025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工作计划,有条件的单位可做好博物馆日活动的声像记录,制作宣传画册,扩大宣传影响力。活动结束后,请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将活动总结和相关影像资料报送至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
特此通知。
国家文物局
2025年3月26日
来源: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