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GB/T 36111-2018 守护文物展柜安全防线

作者: 文物展柜    发布时间:2025-09-10 10:10    阅读量:45

文物,是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文明印记,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从斑驳的青铜器到脆弱的书画卷轴,每一件文物的保存与展示,都离不开专业的保护载体 —— 文物展柜。而《GB/T 36111-2018》标准的制定,正是为了给这些 “文物的守护者” 设立统一、科学的技术准则,为文物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在该标准出台之前,文物展柜行业曾面临技术参数不统一、防护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展柜因材料选择不当,可能释放有害气体,对文物造成慢性损害;有的展柜在环境控制上存在缺陷,无法稳定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导致文物出现霉变、开裂等情况;还有的展柜在安全防护设计上存在漏洞,难以抵御外界冲击或防范盗窃风险。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文物的长久保存,也给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GB/T 36111-2018》标准的核心目标,便是针对这些痛点,为文物展柜设立统一的技术门槛。在结构设计上,标准明确了展柜框架、玻璃、锁具等关键部件的技术要求,确保展柜既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与稳定性,又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文物的存取与维护。例如,对于展示珍贵书画的展柜,标准对玻璃的透光率、防紫外线性能做出了严格规定,既能保证观众清晰观赏文物,又能有效隔绝紫外线对书画颜料的老化破坏。


材料选择是该标准关注的另一重点。标准明确禁止使用可能释放甲醛、苯等有害化学物质的材料,要求展柜所用材料需经过严格的环保检测,从源头杜绝化学因素对文物的损害。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物,标准还推荐了适宜的材料搭配 —— 比如对于金属类文物,推荐使用具有防锈、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制作展柜内部构件,避免金属文物与展柜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而出现锈蚀。


环境控制能力的规范,更是该标准保障文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标准详细规定了展柜内温湿度的控制范围与波动幅度,要求展柜需配备可靠的温湿度调节系统,确保柜内环境始终处于文物保存的最佳状态。以丝绸文物为例,其保存对温湿度极为敏感,标准要求展柜内温度需稳定在 18-22℃,相对湿度稳定在 50%-55%,且每小时温湿度波动不超过 ±2℃和 ±5%,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温湿度变化对丝绸纤维的损害。


此外,标准还着重强化了展柜的安全防护能力。在防盗设计上,标准要求展柜锁具需达到特定的防盗级别,柜体结构需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防止文物被盗或因意外冲击受损;在防火设计上,标准对展柜材料的阻燃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降低火灾事故对文物造成的威胁。这些安全防护要求,与文物的长久保存需求紧密结合,为文物筑起了 “双重保险”。


从实际应用来看,《GB/T 36111-2018》标准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文物展柜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更让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明确的技术依据。如今,无论是大型博物馆的常设展览,还是小型纪念馆的专题陈列,符合该标准的文物展柜已成为文物展示与保存的 “标配”。一件件珍贵文物在标准化展柜的守护下,得以在适宜的环境中稳定保存,既为观众呈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明的璀璨,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可供研究、欣赏的文化瑰宝。


《GB/T 36111-2018》标准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份技术文件。它背后承载的,是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严谨态度,是对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担当。在这份标准的指引下,文物展柜不再是简单的展示容器,而是转化为守护文明的 “安全堡垒”,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在时光流转中,持续传递着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力量。

四川克里克展柜是一家专注于博物馆展柜,文物展柜设计、制造、安装等为一体的高端文物展柜制造商,迄今,克里克已为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52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以及大型国际展会、私人收藏家等提供产品及技术服务...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克里克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