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贵州省出台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保护工作指引

作者: 博物馆展柜    发布时间:2025-09-15 13:21    阅读量:13

地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日前,贵州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保护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构建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适应时代形势要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指引》明确了鉴定类别和评价标准。将地名文化遗产分为古城、古县、古镇、古村落、古街路巷、古建筑与遗址遗迹、著名山川、少数民族语地名、近现代重要地名、红色地名、其他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地名及地名群等11大类,并逐类设定科学严谨的鉴定标准,从“专名历史”“语词文化”“实体文化”“地名应用”“保护利用”等维度设置量化指标,突出各类地名评估侧重点。


《指引》规范了鉴定程序。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逐级申报、分类实施”的原则,制定了普查申报、调研考察、鉴定评审、公示确认四项鉴定流程,全面开展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保护工作。各级按照鉴定流程,对照《贵州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指标体系》进行鉴定评分,通过逐级申报、鉴定、公示、确认,构建省、市、县三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名录动态增补机制,推动各级名录有序调整。


《指引》完善了保护利用闭环。从严格更名管理、关联非遗保护、融入城乡建设、加强传承创新四个方面,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措施进行规定。强调“名录内地名一般不得更名”,确需更名的按照《地名管理条例》《贵州省地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同时,强化地名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深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相融合,发挥其在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市形象、寄托乡愁记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地名文化遗产宣传推广与传承模式。


《指引》强调了民政部门和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通过明确职责分工,行业资源共享,强化部门参与度、融入度,形成跨部门协同保护合力。


四川克里克展柜以工匠精神求索品质、以吸纳创新实现超越——自2004年以来,克里克人积跬步而独步中国,锻造国内文博展柜第一品牌;进而信步世界,与全球顶尖同行比肩而立、共沐荣光。

迄今,克里克已为全球20个国家及地区52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以及大型国际展会、私人收藏家等提供产品及技术服务...


本文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