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的那些事

作者: 公众号-老物件儿    发布时间:2018-07-26 11:14    阅读量:4398

先来听一个关于大美人西施的民间传说:

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的范蠡铸剑时所发现,后被越王命名为 “蠡” 。其后,范蠡访遍能工巧匠,将 “蠡” 打造成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看来春秋时期送女朋友礼物,随随便便送块玻璃就行!果真,这西施也太容易被哄骗啦。。。都说美女智商都不高,我今天信了!)。同年因为战事,西施前往吴国和亲,西施不得不舍情取义(明明是被迫无奈好不好。。。),临别时将 “蠡” 送还(对,还你玻璃!骗子)。因为西施的眼泪滴在了这 “蠡” 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所以至今还可以看到泪水在其中流动,被后人称之为 “流蠡” 。

美人的故事讲完了,我就问你感不感动!



玻璃定义: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一般用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无机物。

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起源于邻接叙利亚、伊拉克、伊朗或埃及等地。其玻璃用天然纯碱(钠)加石灰(钙)作为助燃剂,称为 “钠钙玻璃”

而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 “蜻蜓眼” 玻璃珠(以类似眼睛图案进行装饰的玻璃珠)属于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307年),到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时成为中亚地区最为流行的珠饰。

阿赫摩斯一世(公元前1550年——前1525年在位)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开国君主,他建立了新王国。这是埃及漫长历史中最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领土从东部的幼发拉底河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努比亚(苏丹),频繁来访的使节拓展了埃及人的视野,与亚州和爱琴海诸岛之间开展的新贸易加强了埃及人与外界的联系。

用眼睛装饰的做法在古埃及十分流行,与该地区流传的 “邪眼意识” 有密切关系;人们相信,“邪恶眼” 来自邪魔的眼的凝视,被他凝视会带来伤害和厄运,而佩戴适当护符能够吸收邪眼注视的强大伤害力。直到今天的西班牙、意大利、东非至整个伊斯兰世界,这种信仰依然存在。

敲黑板! “蜻蜓眼” 玻璃珠长什么样?

在单色玻璃珠母体上嵌进另外多个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嵌入物在母体形成多个环环相套的同心圆图案。其母体颜色多为深浅不同的蓝色、绿色和橘黄色,有半透明也有不透明。

整个工艺流程完全是手工制作,所以成品后大小全不一致,更没有图案一模一样的玻璃珠。



“蜻蜓眼” 玻璃珠制作流程示意图



含蜻蜓眼玻璃的珠串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 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收藏


仔细看这几串 “蜻蜓眼” 玻璃珠,有一些表面可以清楚的看见斑点或产生各种颜色的沉积垢层(白色和土黄色为主),这层沉积物是玻璃在腐蚀过程中与周围物质发生作用产生的不溶性盐沉淀物。因环境不同,产生的盐也不同。

其中有几颗玻璃珠通体完全腐蚀,已失去玻璃的属性,变成一种不透明,表面粗糙,最外层结有一层土白色硬甲,成塑料样的物质。


到了公元前27年至337年罗马帝国的势力不断壮大,它的领土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一直延伸到泰晤士河甚至最远的地方,从尼罗河一直到莱茵河及多瑙河之间的大片大片土地都在罗马帝国的掌控之下——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统一******

在罗马帝国的疆域内,生活着来自不同地方,操着不同方言,拥有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各族子民。

罗马玻璃就是指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领域中的玻璃产品。西罗马灭亡之后到阿拉伯帝国兴起为止,地中海东岸的玻璃产品也可以视为罗马玻璃。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希腊世界的两个玻璃中心—— 腓尼基、叙利亚海岸和 埃及的亚历山大地区,先后落到罗马手中。

也正在这个时候玻璃生产发生了一场大革命,发明了吹制成形工艺。这大大简化了生产,降低了成本,使先前一直是罕见昂贵的玻璃器变成了地中海地区的常见物品。(一般认为玻璃吹制技术在公元前五十年于地中海东岸发明。由于当时正处罗马统一时期,吹制技术传播得很快。到纪元前后,玻璃吹制技术就已经传播到了整个罗马世界。)

敲黑板!什么是吹制法?

吹制法是指用吹管把料泡吹成适当形状和大小,料泡的内部与外部接触空气降温,形成弹性表皮,并以熟练的手法使其产生雏形,然后将已经成型的玻璃容器从空心的吹管上转接到末端带有少量黏稠玻璃液体的实心铁棒上,最后再将玻璃器从实心铁棒上剪除取下。


玻璃吹制法流程示意










彩色玻璃容器一组 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 高15.1CM 高5.3CM 高7.9CM 高35CM 高27CM 意大利罗马卡皮托里尼考古博物馆收藏

这一组玻璃容器的表面多多少少都形成了 “白雾” 或 “七彩光” ,使本来晶莹透明的玻璃变得混浊,不透明。“七彩光” 是指琉璃表面腐蚀后,结构发生变化,对光产生折射后形成的,但这两种情况下玻璃的主体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中国古代玻璃——

中国对玻璃这一材料有多种称呼,考古报告中常常根据其透明度分别定名为 “玻璃” 、“琉璃” 、“料器” 。一般把透明度较好,与现在玻璃相似的称为玻璃,把透明度差的称为琉璃,把色彩鲜艳的小件器物称为料器。 而在古文献中 “琉璃” 、“流离” 、“琉琳” 、“颇黎” 、“陆离” 等都是玻璃的古代称谓(为了阅读方便,文章统一称为玻璃。)。

春秋末战国初,进口玻璃作为贸易品通过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而自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大秦(大秦指的就是当时的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物开始大量传入中土,《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

国产玻璃(中国制造)从考古出土情况看大约是在战国中晚期出现,其产生和发展与东西文明的交流、碰撞相关联。可一直到东汉·王充著《论衡》才有最早明确记载玻璃的文献:“禹贡曰“璆琳琅玕”者,此则土地所生,真玉珠也,然而道人消烁五石,作五色之玉,光不殊别。兼鱼蚌之珠,与禹贡璆琳皆真玉也,然而随侯以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 王充所言“五色之玉”、“珠”、“阳燧”,可以肯定是人工制造的玻璃。

经过化验,战国中晚期出现的国产玻璃和进口玻璃的化学成分不同,是以氧化铅和氧化钡做助熔剂的 铅钡玻璃(前面说了进口的为“钠钙玻璃”)

从目前考古出土的玻璃情况来看,中国古代玻璃一直存在着两个系统:进口玻璃 和 国产玻璃。其中进口玻璃又分为:罗马玻璃、萨珊玻璃、伊斯兰玻璃 三部分。

中国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玻璃器为 “蜻蜓眼” 玻璃珠(西周春秋时期),数量虽然不多,但都出自于等级较高的贵族大墓。

而到了战国中晚期 “蜻蜓眼” 玻璃珠管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出现,其纹饰色彩艳丽,尺寸较大,几何图案丰富(如:用几何纹间隔同心圆即为中国独创图案)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玻璃珠管之一。但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和河南三省,除了贵族大墓外普通墓葬中也有出现。


“蜻蜓眼” 玻璃管 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直径1CM 湖南地区出土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这个 “蜻蜓眼” 玻璃管表面有状似眼睛的凸起颗粒,中间有圆孔可以贯穿佩戴。经过检测成份多含钠、钙,属于进口玻璃(罗马玻璃)。

这类同心圆纹层状蜻蜓眼除湖南外,在新疆、河南、湖北等地也多有发现,时间为西周到战国之间不等。


“蜻蜓眼” 玻璃珠 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直径2.1CM 1954年在湖南衡阳市公行山出土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当西方的 “蜻蜓眼” 玻璃珠通过中亚的丝绸之路辗转至楚地后,楚人利用当地资源技术学习和模仿制作,还根据自已的审美习惯进行了再创作。可见 “蜻蜓眼” 玻璃珠进入中国文化语境后,已全然蜕去了西方的辟邪作用,更愈加倾向于装饰功能。

这颗 “蜻蜓眼” 玻璃珠经过检测属于国产铅钡玻璃。


铅钡釉砂管


根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考古发现(2018.07.12报道)成都市区域内(包括青白江双元村墓地、蒲江飞虎村船棺墓等)发掘多处规模较大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了 “蜻蜓眼” 玻璃珠并进行科学研究确定是由中国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其中部分灰黑色的釉砂管则是目前公认属于古代中国独有的铅钡玻璃种类。

并且这些 “蜻蜓眼” 玻璃珠及管饰在材质和造型上多与湖南长沙和荆州等地出土的玻璃产品类似,推测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产地,或受楚文化影响而产生。


早在新石器晚期瑞玉中的璧和璜就同玉管、玉珠等玉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组玉佩的雏形。组玉佩既有礼玉的性质,又有引人注目的装饰功能,随着其结构的复杂化和制度化,乃逐渐成为权贵之身份的象征或标志。

到了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为争霸而战,遂礼崩乐坏,走下历史舞台。玉壁、玉璜、玉琮这类重器,与尊神事鬼的商、封建宗法的西周都不同,作为 “灵玉” 和 “礼玉” 的存在空间被大大压缩,越来越多成为日常礼仪性的佩饰,或者作为陪葬为亡人辟除邪厉,祈求冥福使用,而到了汉代此风更为流行。

战国时期的楚国具有发达的青铜铸造水平,并且冶铜竖炉的烧炼温度可达到摄氏1200度。楚人即将先熔融后成型的模压工艺创造性地应用于玻璃制造中,因为本土制造的玻璃多含铅、钡,而钡能产生一定的浑浊度,可获得如玉一般的效果。湖南不产玉,所以作为玉的代用品,玻璃壁、玻璃璜、玻璃衣、玻璃琀,玻璃握从战国中期在湖南地区就开始广泛的用于丧葬。


仿玉谷纹琉璃璧 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直径8.1CM 内宽2.3CM 厚0.25CM 湖南省长沙市桂花园出土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这件玻璃璧色泽、器型、纹饰即均模仿玉璧;豆青色,中间有圆孔,正面谷纹纵横成行,排列有序。

表面有明显打磨痕迹,反面则粗涩无光。应该是先利用单范模制铸造,之后再经打磨加工成型。


仿玉谷纹玻璃璜 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长15.5CM 厚0.25CM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


该玻璃璜两端及上部均有穿孔可系绳,其用途应是系在腰间组佩中起珩的作用。


战国组玉佩模式图


玻璃容器第一次在中国出土是19世纪末,因西欧的探险队(这里省略五千字。。。)对新疆进行调查时而首次被发现的。1949年后,因学术研究调查出土发现逐渐增多,并且一直持续至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国产玻璃容器是西汉刘胜墓的玻璃盘和耳杯,经光谱定性分析,其主要成分为硅和铅,并含有钠和钡,采用了铸造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印度、东南亚、中亚诸民族的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鱼豢《魏略》记载:“大秦国(罗马帝国)出赤、白、黑、黄、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 这种充满异域风格的罗马玻璃容器成为当时中国上层社会最 “土豪” 的追求(难道不应该是玛萨拉蒂、鸽子蛋钻戒、999张100的人民币折成花嘛!)。罗马玻璃壁薄质轻、晶莹透明的性质,对中国国产仿玉玻璃产生了致命的冲击。

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而河间王琛最为豪首。。。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自余酒器,有水晶碗、玛瑙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曰:“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周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耶?答曰:此碗英英,诚为清澈,所以为贵耳。

与进口玻璃容器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国产玻璃容品并不多,除了审美的原因应该和当时社会大动荡有很大的关系。


网纹玻璃碗北魏时期外来玻璃器(拜占庭,酒器) 高6.7CM 口径10.3CM 足径4.6CM 壁厚0.2CM 1948年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河北景县北魏封氏墓群(景县封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门望族之一,极盛时期在北魏,据《魏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新唐书》宰相系表和《景县志》记载,见于史传的有官位者就有六七十人之多。)一共出土了4件玻璃碗,现存两件。这件淡绿网纹玻璃碗就出土于祖氏墓。

这只淡绿色波纹碗非常精致。内外壁附着白色风化层,腹部缠贴三条波浪纹作为装饰,每条波纹有十个波峰,三条波纹互相衔接形成网目纹。口沿内翻卷成圆唇,底部缠玻璃条成矮圈足,平底,底部有疤痕。这件碗器型规整,器壁很薄约0.2CM,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由于料泡放进模子的同时还要不停地旋转,所以外壁往往有水平纹理。这件碗的外壁纹理比较明显,说明模子的材料比较粗糙,可能是陶土制成。),这说明采用的是模吹成型工艺。

玻璃碗经 X 莹光定性分析是普通的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相符。这类装饰技法相似的玻璃容器在国外发现较多,如:黑海北岸五世纪罗马遗址出土过许多波纹、网纹玻璃残片;俄国南部还出土过一件完整的波文高足杯,制造工艺和装饰技法与祖氏墓的波文碗很相似。

从我国出土的罗马玻璃情况看,成分为普通硅酸盐玻璃,即钠钙玻璃,与现代玻璃并无太大差异,质量一般较好。玻璃容器多采用型压、有模或无模吹制成型技术。容器的装饰手法有搅胎、型压、玻璃条的堆贴和磨花。虽然器型多样,其口沿和底部有一些共同特点,口沿多折卷成环状,烧口成圆唇,或磨成平唇等方式,底部有圜底、凹底和圈足几种,底部中心多有加工时遗留的疤痕。

封氏家族的封磨奴曾作为北魏使臣出使过张掖,所以封氏墓的这几件罗马玻璃容器很有可能是从北方丝绸之路传入。

从目前出土的情况看,北魏以前的玻璃容器上从未采用过吹制成型技术,但北魏以后绝大多数的玻璃容器都采用了这个技术 。虽然吹制成型技术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在地中海沿岸出现,吹制玻璃容器三世纪就进口到中国,但古代技术的传播往往比商品的流通要慢得多,技术的传播更和工匠的迁移有密切关系,所以我国采用吹制成型技术也许和外来工匠有关。文献《北史•大月氏传》中有记载:“世祖(太武帝)时,其国(大月氏)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于山中,即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琉璃碗赋》

西晋·潘尼

览方贡之彼珍,玮兹碗之独奇,济流沙之绝险,越葱岭之峻危,其由来也阻远,其所托也幽深,据重峦之亿仞,临洪溪之万寻,接玉树与琼瑶,邻沙棠与碧林,瞻阆风之崔嵬,顾玄圃之萧参,光映日曜,圆成月盈,纤瑕罔丽,飞尘靡停,灼烁旁烛,表里相形,举兹碗以酬宾,荣密坐之曲宴,流景炯晃以内澈,清醴瑶琰而外见。


隋代只维持短短的三十七年,却出土了一批相当精巧的国产玻璃容器。 这种情况绝非偶然,文献记载何稠为隋代的能工巧匠,很受隋文帝的赏识,“开皇初,授都督,累迁御府监,历太府丞。。。(何)稠博览古图,多识旧物。……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 在仿制波斯锦及恢复玻璃制作成功后,“寻加员外散骑侍郎。” 而从隋代出土的玻璃容器来看,绝大部分是绿色与绿釉的颜色基本一致,所以有 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之感。

日本学者仔细考证了何稠家世,提出何稠家来自西域的何国。是一个精通西亚技术的粟特人家庭,具备了将西亚的玻璃技术与中国传统玻璃技术相结合的条件。(何国是昭武九姓之一,位于现在撤马尔干和布哈拉之间的Koshania,为粟特人。)

同时隋代生产的玻璃容器原料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类是从铅钡玻璃转变为高铅玻璃(含氧化铅60%以上),高铅玻璃料性长,更适用于吹制技术;另一类为含钠钙成分较高的国产钠钙玻璃,同时采用了底部粘铁棒技术(基本上掌握了西亚的玻璃制造工艺)。

整体来说国产玻璃容器在造型上的特点是小型、薄壁器皿多,器形基本上保持了中国传统器物的风格。器身多为素面,没有纹饰。


椭圆形绿玻璃瓶 隋代 高12.5CM 口径4.5CM 足高0.9CM 1957年西安李静训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李静训是周皇太后杨丽华最宠爱的外孙女,可惜时年九岁(大业四年)殁于宫中。于是自幼将她带大的杨丽华一手操办了葬礼,并希望她的孙女儿在地下也能享受和生前一样的生活待遇。(论投胎的重要性!此处省略八百字。。。)其中在李静训九脊殿堂式石棺中发现了八件玻璃器和一些玻璃珠。

这件椭圆形绿玻璃瓶器形比较特殊,其质地和工艺水平已接近西亚玻璃,但同时期的西亚并没有出土过相似器形的玻璃瓶,很可能是受当时国内流行的瓷扁壶影响(如: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乐舞图扁壶。此藏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地下一层《中国古代》去看展的时候,可对比一下。)

瓶口和腹部剖面均为椭圆形,绿色透明,玻璃质料较好,气泡和结石都很少,器壁极薄,晶莹玉润。无模吹制成型,玻璃条缠圈足和口沿,器底的疤痕说明加工时曾采用铁棒技术。 经化验其质地为钠钙玻璃,因此是国产玻璃容器。

而它,在平日里装满了李静训最喜欢闻的香水。( 也是我在这个展览里最喜欢的器物之一。。。)



通过考古发现从北魏到隋代玻璃容器的出土地点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出土于皇室家族成员的墓葬棺椁,或者与皇室有直接关系的佛教遗址中:如玻璃舍利瓶。而通过文献记载和出土地点说明这个时期玻璃工艺主要掌握在皇室御用手工业中。

最后的问题:玻璃在中国制造时间并不算太晚,可为什么没有成为主要手工业之一呢?

个人感觉可能因其原料费用较高,制作技术复杂,成品易风化,骤冷骤热易碎,而中国瓷器、漆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加方便有关。


推荐阅读